10月25日上午,“黄石市新闻发布到基层”黄石港区“城市更新以‘新’焕 ‘兴’ 共绘人产城融合发展画卷”发布活动在中央文化区新青年半岛广场举行。
回答媒体、群众关心的城市更新、经济转型发展、完整社区建设、停车惠民、电梯加装、红色物业、养老育幼等问题。
发布会上,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崔岩介绍黄石港区近年来城市更新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黄石港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黄石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机遇,着力打造黄石城市更新样板区,将城市更新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业态、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打造了华新枫叶山小区、天虹完整社区、华新1907文化公园、武汉路、交通路商业街区等一批城市更新全省特色样板,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老城区重现商业繁荣,城市品质蝶变跃升,绘就了一幅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一、强基础,优环境,加快硬件提档升级。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实施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统一谋划、分片实施。一是聚焦设施提升。2019年至今,累计改造老旧小区60个、房屋1200栋、惠及居民5.1万户。审批加装电梯489部,黄石大道772号楼加装全市第一部“座椅电梯”和一键“报警器”,突破了部分老旧房屋无法加装电梯老人上楼难的瓶颈;新增及改造青山湖、打鼓墩、大众山等12个城市公园,覆盖周边群众近20万人,青山湖公园升级改造完成后,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延安路拓宽、沿江大道工程高标准完成,朝阳路、花湖大道延伸段8条城市“断头路”实现通车,利用闲置土地新增及改造停车位9290个,群众关心的停车难、行车难、行路难等三难问题日益得到解决,管网不畅、交通拥堵、设施老旧等“城市病”逐步消除,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二是聚焦功能提质。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契机,聚焦“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短板。因地制宜新建天虹、湖滨路、花湖、大桥等4个便民服务中心,有效利用政府闲置资产,新建和规范提升王家里、凤凰山、亚光等9个幸福食堂,改扩建花湖小学、中山小学、楠竹林小学等7所学校,新增学位5300个。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持续抓好“一老一小”普惠性服务,居民生活品质逐步提升。全区天虹社区、黄印社区等10个社区已达完整社区建设标准,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三是聚焦产业提档。按照“改造一个街区、激活一个商圈、提升一个业态”的总体思路,先后对交通路、黄冈路、武汉路、黄石大道等9条街区实施综合提升改造。街区硬环境得到了改善,软环境也不断提升,沿街商户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新业态集聚胜阳港商圈。武汉路商业街改造完成后“一铺难求”,成为全省城市更新产城融合样板;黄冈路、交通路开街后,举办年货节、狂欢节等活动,经济效益显增,实现街区客流量与销售额双“增长”,胜阳港商圈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
二、强引领,重治理,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社区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上门做好旧改政策宣传以及居民沟通协调。形成“党建引领、居民参与、民主协商、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华新枫叶山小区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指挥专班,做通群众工作,引导居民拆除自家违建,开辟成居民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健身休憩区以及停车区等。二是强化居民自治。由街道党工委指导老旧小区改造自改委就地转化为业委会,履行小区管理服务职责。积极培养、发掘一批优秀楼栋党小组长和党员中心户,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做到“小事不出小区、琐事不出楼栋”。工会小区由老党员自发组织成立自改委,“挨家挨户”上门做好群众工作,小区安全有序、管理精细、空间整洁、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物业缴纳率达99%,位居全市老旧小区首位。三是强化市场化管理。通过城市更新、完整社区建设,小区功能不断完善、宜居环境不断提升,吸引市场化物业管理,居民缴纳物业费、停车费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提升。天虹小区改造后,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打破边界壁垒,引进大物业,集中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彻底解决了过去管理混乱的难题,实现了将无物业小区从“社区管”到“物业管”的实施路径。截至目前,我区已改造完成的60个小区已引进市场化物业管理小区26个,业委会管理34个。
三、集民智,同发力,真心实意为民服务。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了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保障城市更新项目顺利推进,并由区建设部门牵头,统一编制改造方案、改造计划,并出台《黄石港区老旧小区违章建筑拆除奖励办法》,通过“以捐代建、以拆代建、以工代建”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居民自发组织拆除自家违建共计3.5万平米。二是突出居民参与。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居民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共同制定方案,实现“群众点单,政府上菜”,推动了小区品质提升和社会治理创新。青山湖社区坚持“五共”理念,打造“一家”治理模式,通过小区“议事亭”“百姓讲坛”,让居民充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谋划与决策,激发居民参与小区改造的积极性,解决居民房前屋后的大小事情。三是发动社会支持。发动社会组织、企业、产权单位等社会各界力量,通过企业、产权单位出资、捐赠企业闲置用房等方式分摊改造成本,支持城市更新工作。华新集团出资2000万元用于支持华新枫叶山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天虹社区通过“平台建+市场运”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康养活动中心的运营管理。
城市更新是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提升全区城市发展质量、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以高标准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会上
相关部门负责人
回答了记者和市民提问
湖北日报社记者
近年来,黄石港区以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为契机,通过补短板、堵漏洞、强基础、彰特色,着力解决居民危房、老旧小区、停车难等突出问题,打造了华新枫叶山老旧小区、天虹完整社区、武汉路商业街改造等一批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等城市更新特色样板,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服务、改善城市面貌,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2025年我们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提功能、促发展”的原则,不断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完整社区建设。已初步谋划城市更新、排水防涝、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产业培育设施等5大类项目共32个,计划总投资451287.4万元。
注重功能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和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完成2005年以前老旧小区改造“清零”目标,力争在2025年底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全覆盖,真正实现城市更新“以旧焕新”;二是完成红旗桥、市建村等4个完整社区建设任务,补齐养老、托育、看病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居民功能服务。
注重产城融合。坚持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把闲置资产变为产业发展转型和城市发展更新的良性资源,2025年围绕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培育竞争新优势,具体实施湖北花湖科创产业园工程、大众山青山湾综合改造、黄石游轮港外贸码头等项目,并将大众山青山湾、游轮码头打造成滨江休闲旅游消费打卡地,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良性循环。
注重长效管理。我们将全面深化物业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共同缔造,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居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打破原有小区边界“壁垒”,总结、复制天虹社区“大物业”模式经验,加快构建大物业管理模式,解决城市建设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黄石日报社记者
近年来,黄石港区系列街区进行改造升级,街区硬环境得到了改善,商业软环境也不断提升,为黄石港区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街区业态更丰富。城市更新为商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老商户抢抓机遇转型升级,餐饮、酒店、服饰等多种业态纷纷进行改造。新商户也捕捉商机加速进场,酒馆、烤吧等年轻业态涌入,跨境电商旗舰店等首店业态持续升温,摩尔城被评为省夜间消费集聚区,交通路被评为第四批省级步行街,让街区更吸睛。
二、商业氛围更火热。街区改造助力城市烟火气回归,集装箱夜市摊亭、后备厢集市等点缀街头,地摊经济焕发新风采。节会活动促进商旅融合,其中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宣介暨交通路步行街商贸文旅活动周活动,7天时间交通路客流量达25万人次,销售额4139万元,丰富的场景让街区刮起消费新风潮。
三、商圈联动更紧密。城市更新进一步提升商户间凝聚力,改造后的枫叶山路连接湖北师范大学和中央文化区,为华新街、情人路等引流。交通路步行街商贸分会、钟楼烟火餐饮分会相继成立,商户间合作更顺畅,合力开展音乐会、青年节、跨年夜等活动,其中跨年夜当晚近15万人次打卡摩尔城、交通路火上央视,商户携手打造的节,燃动整个商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升级业态、营造氛围、商圈联动等方面做文章,在优化商户经营环境的同时,丰富消费选择,为建设临空高端商务区、鄂东消费中心作贡献。
市民代表
黄石港区在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中,是如何确保加装电梯工程质量的?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常出行的便捷性。自2019年以来共审批通过489部,已竣工投入使用322部,其中今年审批通过210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在确保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质量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一、严格规范审批流程
1.对加装电梯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我们要求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既有住宅的建筑设计、结构安全、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因素,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核。建立优质电梯公司名录库,具备相应资质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才能参与加装电梯工程建设。
3.实行联合审批制度。住保、自规、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对加装电梯项目进行联合审批,确保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强化施工过程监管
1.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对加装电梯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监督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规范施工工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要求。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3.实行工程监理制度。2021年底以来,我区率先在全市推出由政府出资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的机制,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合同要求。
三、加强竣工验收管理
1.制定严格的竣工验收标准。明确加装电梯工程的竣工验收条件和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组织专业验收队伍。由住保、建设、监理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验收队伍,对加装电梯工程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电梯设备运行情况、安全设施等方面。
3.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对加装电梯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和备案,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追溯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
四、做好后续维护管理
1.明确电梯维护管理责任。加装电梯投入使用后,我们要求居民或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与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电梯维保单位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电梯故障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电梯故障,保障居民的安全出行。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相关部门定期对加装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市民代表
我想咨询下我们老小区城市更新后,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优美了,我们是不是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黄石港区的优质教学资源呢?
近年来,黄石港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坚持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一体贯通,坚持加大投入和提升质量质效并重,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态势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一、持续推进学位扩容提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得到进一步增加。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作为完善城区功能、不断提升群众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聚焦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目标,着力优化教育布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扩建总投入近6.64亿元,改扩建中山小学、湖北师范大学附属磁湖中学、花湖小学等7所学校,增加学位5300个。投入2000余万元新建及改扩建倚湖园幼儿园、滨江幼儿园等7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560个公办学位。同时,拟投资1亿元的十四中改扩建工程已经研究通过,开工前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目前,我区全面实现了各类学校硬件软件“双提升”,满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持续推进教联体建设,优质均衡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以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为抓手,组建5个中小学教联体,实现义务教育教联体全覆盖。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深入推动优质校与薄弱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的双向交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仅2024年秋,全区共交流轮岗骨干教师160名,占教师总数13%;校际办学质量差距逐步缩小,“一校一品”特色日益凸显,其中十四中教联体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今年,黄石港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湖北省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区”以及“湖北省基础教育教研试验区”。
三、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质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完善名优教师培养体系,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积极开展“赛解题”“赛命题”、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等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选树一批扎根一线、潜心育人的先进典型,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优秀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梯队成长机制,全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6名,省特级教师7名,市级名师32名,各级各类名优教师全市领先。
四、持续贯彻五育并举理念,学生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高效课堂和学生的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学业质量。近年来,全区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以“体教融合”为路径,整体推进黄石港区“幸福杯”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区长杯”足球赛等体育活动,举办黄石港区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生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学校全方位育人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市民代表
我家住的是上世纪90年代老楼房老小区,我想问下街道和社区如何结合城市更新做好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采取哪些举措让我们在小区在社区的生活更舒心便捷?
近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抢抓城市更新战略机遇,以打造完整社区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居民幸福指数。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围绕便民惠民乐民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实施路径,有力有序推进红旗桥片、沈家营片等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推动磁湖路、枫叶山路、枫叶山小区等重点路段和小区提档升级工作。对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不断缩短便民服务半径。
二是加快推进民生实事建设。运用“五步工作法”,大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以亚光社区为试点,全面推行电梯长管理模式,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整合社区空间资源,新建或改造一批功能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红旗桥、楠竹林等社区幸福食堂和康养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停车惠民工作,在小区周边挖掘停车资源,持续提升辖区停车容纳能力,让居民停车更便捷、更从容。
三是加快推进便民商圈建设。聚焦城市消费品质提升,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理念,着力优化社区商业网络布局,以华新商圈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世界城黄石天地,东楚地质里,文鑫天成社区商业综合体,磁湖外滩等项目落地见效,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便民商圈。
四是加快推进美好家园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全面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工作,完善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依托红石榴驿站、健身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多元的文体交流和休闲娱乐等服务,让小区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联系电话:0714-3042828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