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纲要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根据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黄石港区“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要求,制定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2021年—2025年)规划纲要如下: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稳就业促创业,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把稳就业促创业放在首位,深入贯彻实施“新黄石人”、“我选湖北·留在黄石”、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扶贫“黄金十条”、务工人员留黄就业等更加积极的就业举措,提升了武汉路大学生创业园,开发了广发物流孵化园,建设了朝阳汇创客空间和“万达金街”等创业品牌。大规模开展了职业技能提升、送岗位促就业助脱贫等行动,企业招工难、稳工难问题明显缓解,全区就业规模、结构、质量、服务实现整体跃升。“十三五”时期,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349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65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1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05%的低位水平。举办各类就业招聘及推荐活动130余场,帮扶300余多家企业招工28000余人次,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8000余人次,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青年见习6300余人,发放各类就业创业扶持补贴1427.98万元,惠及劳动者近6000人。成功扶持创业7347人,新增创业带就业23667人,吸引5200余名大学生留黄就业创业。
二是深入推进社保体制改革,社保覆盖面大幅提升。全面推进社保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了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全区63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积极开展社保扩面征缴行动,社保覆盖率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扩面新增企业职工保险养老保险14818人。至“十三五”末,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482人,退休人员131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和退休人数合计158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56472人,社会保险覆盖率由“十二五”末期的97.2%提升到97.5%,增幅6.3%。实施“黄石社保共享计划”,社会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6年上调,2020年末达到月人均2476元,较“十二五”期末增长35.8%;机关事业退休人员2017年养老金月人均4695.1元/月,2020年提高到人均5189.25元/月,比“十二五”末增长约9.5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人均达到108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7.96%。2020年辖区企业享受社保“免、缓、返”支持政策达100%,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共享更多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智力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十三五”期间,我区以扩大人才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人才素质为核心,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设了鄂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扶创省市级科级孵化器各1家,新建人才超市2家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6家,建设了黄石港区高技能人才数据库,连续组织开展了三届“黄石工匠”职业技能大赛黄石港分赛,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培育力度。“十三五”期间,阳光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政府雇员、消防安全协管员17场次606人次,配合区委组织部开展招硕引博3场次16人次,开展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200余人次,完成职称评审1100余人次,国贴、省突、市突专家申报人数逐年上升。“十三五”期末,辖区人才总量达到7.1万人,拥有职称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2.1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0.9:6.6: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4%。专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动能不断凸显。
四是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事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和岗位异动等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以推行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为重点,采取“竞争上岗”“评聘分开”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控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完成了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健全人事考试安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功勋荣誉表彰、评比达标表彰制度,机关事业单位活力加速释放,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明显提高,人事考试公信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37家,全区教育和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异动3次。“十三五”期末,除特殊政策安置或特定需求岗位外,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公开聘用率达到100%。
五是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劳动者权益有效保障。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情况专项检查”和“高温津贴待遇落实专项检查”“四大”专项行动,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创建全面完成,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领域“全网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劳动用工管理日益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劳动保障信用监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多元处理机制日益完善。“十三五”期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达到96%。查处的欠薪案件数、涉及农民工人数、涉及金额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23%、34.2%、54.9%。
六是全面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系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人社”、 “一网覆盖,一次办好”,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人社服务快办”等行动,实现了我区人社行政服务事项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四同,行政审批4大项30小项、公共服务类39大项73小项全部并网实现“一网通办”。 率先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方位、均等化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十三五”期末,我区人社规范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率达100%,行政服务办理和公示公开基本是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更加快捷高效。
“十三五”时期,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和自觉地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谋划推进,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会保障和工资收入等切身利益问题,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全力支持。第三,必须勇于担当。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才能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和人事制度等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第四,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只有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结合自身实际,分类指导,通过集中力量落实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来推进其它工作,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五,必须坚持夯实基础。只有不断增强干部能力素质,大力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加强部门之间和系统上下的协调配合,才能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发展机遇
一是治国理政理论实践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要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举措等,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必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中游城区群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以及省市“一芯两带三区”、武鄂黄一体化发展和黄石市临空商务产业园等战略叠加利好,为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机遇、改革创新机遇、项目带动机遇,极大拓展了事业发展空间。
三是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区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创业机制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区、街、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平台的组建,使管理服务职能更加完善,人员队伍更加壮大,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更加有利,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为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面临挑战
一是内外环境加速变化,对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美战略博弈常态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稳就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劳动力流动性风险增加,大龄人群就业压力增大,就业总量矛盾依然严峻,就业招工“两难”局面还将继续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就业不稳定性增加,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加大,制约就业的制度性障碍更加凸显。
二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未来五年,一方面人民更加期盼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的待遇保障水平。另一方面,我区人口老龄化延续,社保扩面征缴空间收窄,加之社保历史欠账较多、减免政策继续实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人事工作提出新需求。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者素质需求更高,人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对人才规模、结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目前,我区现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仍然存在人才流动体制机制不畅,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不足,基层一线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好用等问题。
四是区域治理能力提升,对劳动关系工作提出新课题。随着企事业单位改制、化解过剩产能、长江禁捕退捕、“三供一业”移交、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等众多改革深入,经济领域矛盾持续向劳动关系领域传导,企业规模性裁员风险加大,职工分流安置任务加重;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关系认定难、劳动权益维护难、争议纠纷日益增多,现行劳动关系法律法规政策难以适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劳动者面临待岗、失业、收入减少等风险,工资工时、断保欠保等劳动争议纠纷多发频发,劳动关系治理难度明显增加。
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工作主线,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把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和人事治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支撑发展、社会保障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的各项职责任务。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共治共享。深刻把握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法治引领。全面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不断推动理论、制度和政策创新。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目标、问题和效果导向,针对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区域发展的差异、政策之间的衔接、待遇保障的水平,统筹推进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三)2021年预期目标
1. 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启动鄂东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二期建设,该项目(五至十二层)规划面积约1.3万平方米,概算投资约5000万元,拟建设成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区及配套功能拓展区,计划2023年完工投入使用。二是拟投资50万元,和湖北师范大学实行校企对接,充分利用其高校科创资源,培育一个科技创业孵化基地,预计2021年底完工。
2.重点指标完成预期。计划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对比2020年增幅9%;扶持新增创业900人,对比2020年增幅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对比省标降低1%;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新增3600人,对比2020年增幅2.8%;社会保险覆盖率由2020年的97.5%提升到97.52%。
(四)“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1. 发展目标
——保持就业大局稳定。“十四五”期间,对接鄂东顺丰机场和我市临空经济产业园,加大与鄂州市城际之间的就业输出输入高质量良性双循环,推进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52000人,扶持创业人数8000人,带动就业2.3万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00人,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5000人。“十四五”期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比例达到80%以上,城镇就业人员、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不断提高。
——增强社保保障功能。“十四五”期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7.6%,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人数达到1500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稳定在1580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8000人;社保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激活人才战略资源。对接黄石临空商务产业园,完成鄂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二期(五至十二层)规划面积约1.3万平方米、概算投资约5000万元的项目建设,将鄂东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打造成为推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战略资源新引擎。和湖北师范大学实行开展校企共建,完成1家科创孵化器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区实现新增高技能人才600人以上。“十四五”期末,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000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0.9:6.8:2.3;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0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达到35%。
——提升人事治理效能。“十四五”期末,除政策性安置、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率达到100%,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完成率达到100%;专业技术人才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总量达到5300余人次。
——维护劳动合法权益。“十四五”期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6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
2. 改革目标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完备,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明显提升,企业招工难、稳工难问题有效缓解,促进劳动力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弊端、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基本消除,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充分发挥,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保体系。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保体系全面建立,社保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省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改革政策有效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逐步化解,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保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
——创新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制度环境。政府人才综合管理职能有效发挥,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破除,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深化,以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保障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具有区域竞争力、适应我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优势基本形成。
——健全更加规范更加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适应现代治理结构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科学、安全、公平的人事考试体系更加健全,功勋荣誉表彰和评比达标表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构建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的劳动关系。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劳动关系工作体制更加健全,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创建经验进一步转化,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劳动保障监察治理格局全面形成,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格局更加健全,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全面建立。
3. 基础能力建设目标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服务上网、全数据共享、全业务用卡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全面落实,信息系统实现深度融合,信息安全体系基本建立,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十四五”期末,全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基本实现全覆盖。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线上办事为主、实体办事为辅、自助办事为补的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形成,系统行风建设深入推进,经办能力素质明显提升,“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理成为常态,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民。
“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 基数 | 2025年 目标 | 指标 属性 |
一、就业 | ||||
1.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人 | 【53492】 | 【52000】 | 预期性 |
2. 扶持创业人数 | 人 | 【7347】 | 【8000】 | 预期性 |
3. 创业带动就业人数 | 人 | 【23667】 | 【23000】 | 预期性
|
4.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5.5 | 4.5 | 预期性
|
二、社会保障 | ||||
5. 社会保险覆盖率 | % | 97.5 | 97.6 | 预期性 |
6. 企业职工社保扩面人数 | 人 | 【14818】 | 【15000】 | 约束性 |
7.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人 | 1581 | 1580 | 约束性 |
三、人才队伍建设 | ||||
8.新增高技能人才人数 | 人 | 【4500】 | 【6000】 | 预期性 |
9.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 | 0.9:6.6:2.5 | 0.9:6.8:2.3 | 预期性 | |
10.高技能人才总量 | 人 | 4500 | 6000 | 预期性 |
1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 | 34 | 35 | 预期性 |
四、人事管理 | ||||
12.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率 | % | —— | 100 | 预期性 |
13.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 | % | —— | 100 | 预期性 |
1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完成率 | % | —— | 100 | 预期性 |
15.专技人才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总量 | 人 | —— | 5600 | 预期性 |
五、劳动关系 | ||||
16.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 % | 90 | 92 | 预期性 |
17..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 % | 90 | 100 | 预期性 |
18.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 % | 100 | 100 | 预期性 |
19.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 | % | 100 | 100 | 预期性 |
六、基础建设 | ||||
20.规范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率 | % | —— | 100 | 预期性 |
注:1.【】表示五年累计数。 2.第12项指标不含政策性安置、上级任命和涉密岗位人员。 |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联系电话:0714-3042828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