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黄石港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6月29日)
发布时间:2020-06-29 来源:黄石港区政府

——2020年6月29日在黄石港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徐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各位代表,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区打造“四个中心”、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攻坚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攻坚、砥砺奋进,顶住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区呈现出经济稳中有进、社会稳定有序、民生加快改善的良好态势。

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0.73亿元,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16亿元,同比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4.26亿元,增长12.2%,增速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3.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2.65亿元,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61元,增长9.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全区实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个,中梁滨江壹号商业综合体、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等9个市级重点项目如期开工,武黄路小学改扩建工程、楠竹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等8个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南文化产业园、瑞澜医美等12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区级重点项目库在库项目高达123个,总投资838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产业项目投资比重进一步上升

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圆满2019湖北黄石(京津冀)产业招商推介会。全年外出考察71天,接待客商来访102批次,跟踪洽谈项目161个。完成新注册项目36个、新开工项目18个、新投产项目13个,完成新设外资企业2家,完成实际到位内资71.73亿元,完成省外资金31.59亿元。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产业园等9个工业项目、发网物流科技产业应用园等3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捷税宝互联网产业园等6个总部经济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将达114.6亿元。其中发网物流科技产业应用园项目被定为省重点项目,实现了我区近五年来省重点项目零的突破。

现代服务业示范引领。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支持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74.3亿元,同比增长8.4%。以摩尔城为核心的武汉路商业圈和以万达为核心的黄石港商业圈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全区19栋楼宇入驻企业1000多家,6栋特色楼宇入驻企业550多家,同比增长73%。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相继开工建设,为我区楼宇经济发展,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提供了新的载体。鄂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以来,入驻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成功引进中智、上海外服等3家国内百强企业,百顺、华夏、华维等5家省内二十强企业,累计为沪士电子等企业提供用工1.2万人次,园区总营业额达5300多万元,已经成为“立足黄石、覆盖鄂东”的人力资源产业首席载体,其创建经验于10月14日被央视报道。

先进制造业聚集成长。江北智能输送产业园一期建成后,以重资产招商的形式,成功吸引天华智能、永辉智能、中键新达等5家智能装备企业落户,实现当年入驻、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湖北天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版成功挂牌上市。鼓励引导科航电缆、开泰机电等7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实现产能提档升级。全年新进规工业企业6家,入选上市后备“种子”企业2家。

(二)坚持创新驱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创业有力度。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成功申报湖北省优秀人才创新创业超市2家。强化知识产权培育保护,“上山虎”“威仕”“重球”等企业商标品牌纳入湖北省驰名商标孵化库,华亿塑胶、园博园饼业、珍珠果饮料等7家企业的9枚商标列入省级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加大研发平台建设力度,新增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校企共建中心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应用转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0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36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4亿元。

服务企业有温度。深入开展“双千”[]服务活动,落实“一企一策”,累计为企业争取各类政策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全年新进限传统服务业企业24家、现代服务业企业21家。大力宣传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为各类企业减税降费达2.05亿元,惠及纳税(缴费)人7.3万户次。深化“税银互动”,搭建“政税银企”合作平台,为普威塑钢门窗、科欣成套、邦之德等企业发放“助保贷”[]资金900多万元。

政务改革有深度。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城管、低保工作审批权限下放街道,实现行政职能重心下沉。启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实现电子政务外网五级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清理取消证明事项111项,大力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登记注册“零见面、零跑腿、零收费”, 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实现“双减半”。全区各类市场主体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实有市场主体4.5万户、同比增长6%,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1/5。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区普查登记法人和产业单位7856家,比“三经普”增长30.97% 。

(三)坚持干事为先,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实施棚改攻坚年。全年新启动方家墩片张司墩B地块、黄棉二期片危房包直管公房、华新二村片3个棚改项目,新签约520户,发放征收补偿款6.5亿元,腾退土地517.9亩。南湖游泳池地块、人民街片、黄棉新五栋等4个地块成功挂牌出让黄石大道北延段、长航里130、131号地块、消防路A地块等3个房屋征收项目还建遗留问题取得新进展。

实施老城提质年。持续开展背街小巷改造及小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南岳、楠竹林等6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完成了中商巷、永安巷等101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完成了哈顿巷、英才侧巷等22处背街小巷“刷黑”,建成了6个城市口袋公园,完成了23个社区路灯、门禁、监控安装工作。新建改建公厕38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启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已有10个社区共安装了23部电梯。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开展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大整治,全年新投入100万元用于主次干道清洗保洁,清理了1855栋小区楼道“牛皮癣”,粉刷了1295栋外墙“牛皮癣”,拆除乱搭乱建棚子278个,清理乱堆乱放1700余处、花坛杂草约400处,关停废品收购站13家。出台《黄石港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规范背街小巷停车秩序,划定机动车停车位5157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22096米。拆除打鼓墩、文华巷等历史违建300余处,拆除新增违建152处;拆除“一品人家”、“王昌茂山庄”两处违建别墅13栋、计1660平方米。

(四)坚持补短强弱,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脱贫攻坚胜局已定。对口扶贫6个村552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村级产业项目蓬勃发展,带动近25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追加25万元进一步扩大阮家畈村杂柑种植规模,带动2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多元。积极发展家庭小微产业,为314户贫困户无偿提供猪仔183头、鸡苗2520只、豚410只。为所有贫困户免费购买商业补偿医疗保险和小额平安保险。积极引导辖区10所中小学和部分幼儿园向对口扶贫村开展送教助教活动。投资15万元改造石丘村危桥,完成6条扶贫产业路建设。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100%

污染防治取得实效。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切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青山湖、新闸港、锁前港3个黑臭水体全部脱黑,港口岸线基本复绿。江北工业园区污水全部接入浠水散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年累计巡湖2500余次,解决问题284个,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58处。严格督办整改污染环境行为,督促港务集团电厂煤码头、热电厂开放式煤仓进行全封闭式改造,重点对热电厂209号机组厂房和180米高的烟囱进行喷雾降尘和拆除。启动全区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完成了金帆化工、锦绣纺织等4家企业6个地块的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工作,对已停产的金帆化工厂、吉雄药业等重点企业用地开展了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工作。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评定为绿色。在全省103个县域级财政绩效管理工作考核中,我区取得第12名的好成绩并获得500万资金奖励。开展金融风险隐患大排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打赢了“迎大庆、保军运”等多场硬仗,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年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坚持民生优先,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持续推进学校重点工程建设,武黄路小学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磁湖北岸学校、十八中等新建和扩建工程顺利开工。继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大班额”[]数减少13.5%。深入推进“区管校聘”教师管理机制改革,公开招聘100名中小学教师充实师资力量,师生比趋向合理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小区配套幼儿园等专项整治工作,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互联网+健康课堂”和“幸福德育”双品牌建设,不断规范学前教育园务管理,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文化建设亮点精彩纷呈。青港湖欢乐世界如期向市民开放,满足了我区青少年户外运动、娱乐需求。区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5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积极开展“全民闻书香‌‍·文化悦港区”系列文化阅读活动,实现了15分钟文化圈全覆盖。圆满承办了黄石市第十三届街道老年人运动会,成功举办了黄石港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文艺展演暨第八届磁湖文化节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体生活。

健康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扎实开展卫生“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黄石港、胜阳港中心顺利通过二级社区医院市级专家评审,黄石港中心高分通过“国家全科住培基层实践基地”督导考核。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1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妇幼健康联盟”,106家基层医疗机构加入“胸痛联盟”全市模式。“三医联动”[]改革稳步推进,辖区268家“两定”医疗机构管理更加规范。医保全面提质扩面,辖区7.1万人通过政府资助进入居民医保体系,1310人通过慢性病申报评审。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建成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8个,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812人、扶持创业1458人、带动就业3507人开展农民工欠薪专项整治行动,协助2628名农民工追回欠薪9600余万元。全民参保的社保体系初步形成,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调整提升。全年新增低保100户,动态调整1139户,发放低保金1357.9万元、救助金560.8万元。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大力开展特色餐饮店、美食街建设,打造10条“食全食美”餐饮示范街,5家“名厨亮灶”,4家放心食堂。

(六)坚持科学治理,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3件、政协委员提案117件,办结率均为100%。政府决策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不断规范。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件,行政诉讼案件21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100%。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0余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4800余起。依法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全年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5件、办结率100%,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工作动态。

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围绕政府工作建立更加精细精准的责任机制,强化分级负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全面实行科学规范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政府系统发文减少42%,会议精简30%。

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主动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切实强化区级财源建设,开源节流,坚持区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安排“三公”经费预算。建立政府投资评审办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实现部门预算审计全覆盖。

与此同时,双拥共建、民族宗教、档案保密、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也取得了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在总结工作的同时,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审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经济总量偏小,龙头产业带动作用还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谋发展求创新氛围不浓,思想解放深度不够,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艰巨,社会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教育、医疗、养老、涉房涉企遗留问题解决等方面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公共卫生医疗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加以解决,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不负人民重托!

二、2020年工作目标

各位代表,这次大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精准防治、科学施策”总要求,紧紧抓住“两个关键环节”,推进“三个全覆盖”,形成“两个闭环”,做到“四应四尽”,强化“五个保障”,守牢全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取得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大胜利。

我们快速响应抓调度。第一时间成立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11个工作组、3个工作专班,全部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实行县级领导、区直部门一对一包保,党员干部全面下沉街道社区防控一线。各街道、社区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构筑了全民战疫的坚固防线。

我们生命为重抓救治。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白衣执甲,无惧风险,始终挺立在救治一线,及时转运发热病人320人次。3个集中隔离点无人员发生交叉感染,先后为355名密接人员、180名治愈人员和35名境外返黄人员提供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服务。“四类人员”[]实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调尽调、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我们群防群治抓管控。落实“四早”[]措施,先后开展4次社区大排查,坚决控制传染源。284个哨卡、12个交通卡口24小时不间断值守,严格管控离黄通道。全区13564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下沉一线,挨家挨户开展排查,日夜坚守大小卡点,起早摸黑配送物资,细致入微提供服务,直面疫情考验,践行了初心使命。

我们全力以赴抓保障。疫情期间,我们配送政府惠民蔬菜包63644份、猪肉包35165份、鸡蛋35466斤。筹集资金1250万元,筹集口罩117批次共计1184949只、防护服72批次共计60646套、护目镜17批次共计5095副、红外温度计13批次共计2164把、酒精6.866吨、84消毒液29.8995吨。接收企业、商会团体、爱心人士捐赠物资271批次,接受捐赠资金852.62万元。一笔笔善款、一批批物资雪中送炭,彰显了社会各界大爱情怀。

我们有力有序抓复工。及时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互联网+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双千”服务行动,落实企业复工复产科级干部“一对一”责任包保,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3月底,28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4月下旬,277家“四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5月份,2694名初三年级学生、260名初三年级教师顺利返校复课复学。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战“疫”中,作为抗疫形势最为复杂的中心城区,港区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书写了动人的战“疫”篇章,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战“疫”答卷。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环卫工人,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港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同时,向不幸罹难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对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各位代表,2020年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之年,是落实中部崛起战略、推动黄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实现九届区委提出的打造“四个中心”、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目标的冲刺之年,更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之年。

特殊之年,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到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经济运行遭受重大冲击,社会稳定面临重大风险,民生事业面临重大挑战。但我们更要牢牢把握好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机遇:把握新的政策机遇。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降本增效的一揽子“红利”和政策。把握新的行业机遇。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冲击下快速成长,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办公、线上医疗、线上娱乐等行业将集中爆发,“互联网+服务业”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把握新的历史机遇。当前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武鄂黄黄一体化、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为我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我们要自觉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放到疫后重振的发展浪潮中、放到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方位中、放到国际国内的发展大局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加大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争取力度,加速融入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快打造临空城市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为加快中心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发展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实施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市更新、提升社会治理攻坚行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收官,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外贸出口等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他指标与全市基本同步。

围绕以上目标要求,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紧紧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实现疫后重振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夺取“双胜利”。

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实三级响应后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持工作不松、要求不变、标准不降。坚持属地、部门和行业、单位、个人家庭常态化防控的四方责任加大社区日常管控、社会面巡查管控和行业主管部门督导,精准落实生产生活各方面疫情防控要求,严控密闭环境下的聚集活动,坚决防止聚集性感染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督导复学后疫情防控守住社区厂区商区”,管好开学复课学校“校门”,切实做到科学防控、闭环管控。同时,统筹抓好其他各类防疫工作,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任务,继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着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大力支持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零售业转变和创新经营模式。支持发展社区便利店、小区生鲜店等便民商业业态,加快社区便民商圈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促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夜市经济”,着力培育创建一批布局合理、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特色商业街区,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服务企业群众“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做到“十必须十不准”。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一事联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优化用电、用水、用气服务,优化招投标管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纳税便利度。深入开展“抓防控、促复产、解难题、寻突破”为主题的“双千”活动,建立“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开展区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

(二)紧紧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夯实脱贫攻坚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实施教育、医疗、低保等扶持救助政策,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与用工企业信息对接。搭建“点对点”产销平台,利用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健全稳定增收机制,带动群众长效增收。强化返贫风险评估、动态监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守住污染防治底线。持续抓好水气土专项治理及长江大保护。以“五水共治”[]为重点,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试点。以河湖划界确权成果为基础,推进27个小微水体治理纳入河湖长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污染源普查收尾。加强辖区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监管,实施江北管理区自来水管网与浠水散花自来水厂对接工程。按照序时进度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问题的整改销号,加大外贸码头搬迁前管控力度。实施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绿盾”行动,积极实施长江沿线造林和绿地养护抚育工程,实现长江沿线“碧水”“绿岸”。

筑牢重大风险防线。突出抓好金融风险防控,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坚持过“紧日子”思想,统筹各类财政资金,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和疫情防控支出,科学配置财力,重点投向提升经济质量、脱贫攻坚、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兜住民生底线。

(三)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以临空现代服务业为产业主攻方向,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聚集度,加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大力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发展,探索构建“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的现代零售体系。打造情人路、武汉路、磁湖路、南京路等特色商贸街区,进一步提升摩尔城商圈和万达商圈对鄂东南地区的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港区临空优势和服务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引进更多的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扩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建成业态丰富、品牌丰满、组合多元、消费体验极具个性化的临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做实做优鄂东人力资源产业园、花湖电商产业园、万达双塔写字楼、中南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楼宇,突破性发展金融、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把“四新经济”[]作为服务业创新驱动的重点,落实支持“互联网+服务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业聚集区。着力提升江北工业园区制造业产业水平,做大智能输送高端制造业产业规模。加快江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出租、转让、回购等方式,推动闲置用地清理和闲置厂房利用。加快推进智能输送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期建设,争取智能制造项目、发网物流科技产业应用园项目等一批高新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建成投产。全力服务好工业园区其他企业,让企业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把黄石港工业园建成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体,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为支撑的长江中游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加快形成环磁湖文化旅游圈。抢抓国家发改委新增中央投资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中央文化区建设,打通长江与磁湖、华新路与磁湖路连通走廊。加快推进华新旧址文化产业园、地质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擦亮磁湖夜游、“飞天白鹭”等文化品牌。加快建设青港湖景观岸线工程,打造大众山—青港湖—欢乐世界山湖园一体化的旅游观光长廊。加快建成以城市休闲文化、山水文化、工业文化为主题,立足黄石、面向鄂东,集观光、体验、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圈。

(四)紧紧围绕服务项目落地,加快实现业态提档

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推项目落地。

精准谋项目。围绕中央一揽子支持湖北政策的窗口期、“新基建”[]利好的黄金期、“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期,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试点进入国家和省里的“笼子”。2020年全区共谋划项目92个,其中新建项目70个、续建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453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30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有中梁滨江壹号商业综合体项目等8个,省级10亿元以上项目有中央文化区项目等3个。以总部楼宇、电商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互联网+”产业集群。以发网供应链为龙头,打造现代智慧物流产业集群。以人民街、方家墩商业综合体为依托,打造高端酒店文娱产业集群,精准对接临空经济。以江北工业园为主导,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业产业集群。

精准招项目。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灵活运用云招商、中介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等创新招引方式。紧扣招商项目“五度”[]原则,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改革,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2020年计划新签约项目20个,新注册项目15个,新开工建设项目9个,新投产项目8个。举办2020临空经济产业招商推介会,发挥地域优势,抢占临空经济市场空白,促进新业态、新经济多元发展。

精准服务项目。实施项目建设攻坚行动。计划新开工项目有磁湖北岸学校、武汉路沿线小区综合改造工程、智能制造教育装备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等25个。出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强化包保服务机制,千方百计抢时间、抢机遇,优服务、优管理。建立“一企一档”服务台账,实行进度清单管理,对省市重点项目和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立联席服务督办制度,每月召开项目建设督办会,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电力等问题,通过优质服务助推项目成熟一个就开工一个。

(五)紧紧围绕老旧城区改造,加快实现老城区更新提质

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全面实现城市管理除旧布新,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容秩序管理,让城市面容更整洁、市民生活更便利。

加快城市更新举全区之力支持市级“现代有轨电车”和“城区长江段岸线综合整治”两大项目。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投资3500万元对花山路、花明路、五羊路等12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投资2000万元建设4座人行天桥,投资1.7亿元实施延安路、天津路改造,启动黄石大道北延道路破损改造工程。以磁湖路、武汉路、沿江临湖为重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对10个社区水电气、二三级管网、墙体立面、绿化节点进行改造升级。利用更多的城市“边角地”建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新空间。通过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实现走得通、行得快、看得美。

加强市容管理。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尽力、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力争到2020年底每个街道建成1-2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社会捐赠以及本级财政投入等多种渠道,计划投入1000万元购置环卫清扫清运车辆设备,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作效率。新建改建公厕6座,全面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应拆尽拆、应控尽控,加强花湖地区等重点区域的违建巡查管控力度,坚决重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实施老城改造。加快完成上港路、九厢地等13个棚改遗留项目滞签户签约、倒房腾地、两证灭籍等收尾工作,完成土地出让870亩,为城市建设、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提供用地保障。配合中央文化区建设,启动华新二村片棚改项目。全力配合全市长江段岸线综合整治和现代有轨电车一号工程建设,启动长江沿江大道房屋征收工作,完成全线430亩征地、103处约2.6万平方米被征收房屋的摸底调查、测绘评估及签约工作。

(六)紧紧围绕社会综合治理,加快实现长治久安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积极化解“疫后综合症”,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着力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健全协同共治、齐抓共管的网格工作机制,继续发挥疫情期间建立的第一书记、党员下沉等制度优势,将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纳入防控网格,引导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小区党支部牵头、物业服务企业参与、驻区党员协助的“四方联动”机制,组织教育、医疗、人社、司法、科技等部门以及各类行业社会组织建立志愿服务团。聚焦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就学就医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优化管理方式、做好资源保障、强化督办考核,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广泛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着力化解历史遗留突出问题。实施涉企涉房历史遗留问题攻坚行动。以“解疙瘩”的方法、“钉钉子”的精神化解矛盾、解决问题。2020年争取解决并安置完成中橡集团(黄石)金帆公司、黄石金帆化工厂、口岸实业公司等10家企业遗留问题。加快推进消防路A地块、吉雄药业地块、纺配片、磁湖路一号地块等旧城改造项目的收尾还建工作,争取被征收户尽快回迁安置。加快解决枫和园、佰俐花园等小区房屋办理不动产证问题。

着力加快“平安港区”建设。探索部分开放式老旧小区实施“封闭式”改造,实施“智慧化”管理。多措并举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力争“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全省综合排名争先进位。落实特殊群体管控责任,强化教育和防范措施。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抓好“七五”普法末期迎检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安全生产、重大环境污染、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打整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治安环境整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七)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以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为评价指标,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办好惠民实事。

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以培育就业主体为抓手,着力推进更多的创客空间项目落地生根。落实好小额贷款、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免费培训、创业培训等就业优惠政策,做好“新黄石人”的招引和落实工作。力争将90%以上社区建设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0个以上,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100人,扶持创业1100人,带动就业318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一步完善人才库建设,吸纳更多的人才企业入驻人力资源产业园,逐步建成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支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磁湖北岸中学、十四中、十八中、中山小学、花湖小学、武黄路小学、楠竹林小学等项目建设。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改革,实施“区管校聘”教师人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教育治理,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健全现代学校制度体系。切实规范教育行为,持续开展专项工作整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科研兴教,擦亮教育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积极谋划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各学校、各层次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提升文化健康水平。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启动建设黄石港区文化馆和黄石港区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3个社区运动健身中心。推进城市书房、24小时图书馆试点工作。丰富磁湖文化节、大众山登山节等文化惠民品牌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黄石港社区中心在创建二级社区医院基础上达到示范标准。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迎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建立黄石港区中药饮片配送中心。依托医联体资源下沉优势,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通过“互联网+医疗”实现预约挂号、远程问诊、康复指导及家庭医生签约等智慧医疗服务。

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摸清人口底数。启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城市困难家庭救助力度,落实重病、重残低收入家庭单独保障政策,试点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提高全区社会保险参保率,将五大类医保公共服务纳入窗口管理。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确保政府投资工程“零欠薪”。积极参与全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解决部分退役军人养老保险续接问题。积极探寻“保障性住房”“开发企业配建公租房”的建设,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创建“放心消费城区”,促进消费需求提质升级。

(八)紧紧围绕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保持大战状态、大考作风,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坚定不移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上。坚持“民生无小事”、“企业发展无小事”,强化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战“疫”成果,将更多精力放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上,将更多财力倾注到持续改善民生、服务民营经济上。把解决问题、服务提质作为检验政府效能的重要标准,让政府瘦身,给市场松绑,为百姓谋利。

坚定不移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要带头做“开山斧”,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碰最硬的钉子、攻最难的碉堡,拿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拿出更大的干劲、拼劲、闯劲、韧劲,聚焦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难点工作,在实施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市更新、提升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上下硬功夫,发扬“钉钉子”精神,强化责任担当,用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逢山开路的能力加快推动中心老城区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把法治建设抓在手上。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抓好政务公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政策解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遵循《准则》和《条例》,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严格遵循中央八项规定,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深化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创造幸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逢山开路的闯劲、甩开膀子的干劲和追梦奔跑的拼劲,守初心、担使命,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早日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而努力奋斗!

[] 双千:是指千名干部进千家企业开展服务活动。

[] 助保贷:是指由地方政府和银行共同筛选企业组成“中小微企业池”,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作为风险缓释方式的信贷业务。

[] 河湖长制:是指为了更好地明确责任,由各级党政领导落实河道、湖泊保护与管理责任的一种制度。

[] 四乱:是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个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

[] 大班额:是指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

[] 三医联动:是指医保、医疗、医药改革联动。

[] 四类人员:是指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 四早: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 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 六保:是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 一网通办:是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

[] 一事联办:是指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多事项联办,通过“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跑动”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 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 以收定支:是指根据核定的收入留成率,确定预算支出数,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 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 四新经济:是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

[] 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 五度:是指产业契合度、投资密度、产业强度、税收回报额度、科技贡献度。

[]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 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是指群众安全感、公正执法满意度、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扫黑除恶行动评价。

[] 优质服务基层行:是指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改进服务质量,使基层“干有目标、建有标准”,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一项具体活动。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