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黄石港区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2月1日)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黄石港区政府

——2007年2月1日在黄石市黄石港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理区长  郭永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六次党代会和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抓好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三件大事,保持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9亿元,比2002年增长71.88%,四年间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完成3.58亿元,比2002年增长78.12   %,年均增长15.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41亿元,比2002年增长71.53%,年均增长14.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亿元,年均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67亿元,年均增长17.3%。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年均增长31.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亿元,比2002年增长1.11倍,年均增长20.6%。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各城区前列,经济总量实现了翻番,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完成了172家企业的改制改革,金花大酒店、祥隆公司国有股依法退出,市印刷总厂、三橡、宏扬公司等5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筹集资金近3亿元,安置职工3万多人,绝大多数退休职工进入医保。实行了部门预算管理,健全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扩大了政府采购、招投标范围,落实了财政“收支两条线”规定,实施了公务员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教育、卫生、城建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行了人员聘任、聘用制。启动了江北工业园区建设,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改造新建了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已有华新铸业等6家企业进入园区。先后制订出台了《黄石港区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黄石港区关于发展总部经济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强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责任目标管理,四年累计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完成了珍珠果、华夏城等较大项目318个。建立健全对外出口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四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1.5亿美元,年均增长46%。

城建城管不断加强,城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启动了磁湖北岸的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北岸中段870亩拆迁任务,建成还建楼2.2万平方米,在建9万平方米。完成了花湖大道、洋浦路、凤凰山二隧道等市政重点工程,拓宽了湖滨大道、黄石大道、磁湖路,实施了青山湖污水截流及综合治理,改造了群安巷、武汉路等70个居民小区下水管网,创建了23个省、市优秀住宅小区。以争创“双城”为目标,实施了王云翁绿化改造、天津路立面整治,清除暴露垃圾,取缔占道经营,强力拆除违章建筑,基本解决了市中心购物广场、统一街等地段环境脏乱差难题。深入开展庭院小区、厂区达标创建活动,推广垃圾袋装化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城区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6年,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9元,比2002年净增3010元,年均增长9.8%。城区住宅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四年累计竣工住宅面积96万平方米,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由2002年的22.7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8.9平方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建立完善了区劳动力市场、5个就业服务中心和35个劳动就业服务站,四年新增就业25500人,帮助16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区月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平均11500人,月发放保障金80多万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06年城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评为全省AA级单位。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实施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建立了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疾病防控、医疗救助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积极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四年累计筹集资金3800多万元,帮扶困难群众和特困家庭生活。落实企业军转干部有关政策,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四年共完成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6项,飞云、卫材等1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党政一把手推进科技进步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名列各县(市)区第一,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和科普示范城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强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荣获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区、全省教育科研8强县(市)区和“双基”教育先进城区。改造薄弱学校基础设施,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了十四中与十九中的资源整合。稳步发展民办教育,创办了黄石中英文学校和广场路英才学校。文体卫生事业继续进步,荣获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区和全省中医药服务示范区等称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创新,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3,荣获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城区。社区建设继续推进,社区设施和环境进一步改善,社区服务进一步创新,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荣获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人民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荣获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连续多年荣获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成效显著。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防洪防汛能力不断加强,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制度全面落实,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审计、监察、物价、民防、老龄、档案、保密、残联、双拥、民族宗教和工、青、妇等工作都做出了新的业绩。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先后有94个单位荣获国家、省、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市民教育不断创新,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自觉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定期听取工商联、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加强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被授予全省“四五”普法先进城区。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政府公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政府廉洁从政形象进一步改善,机关作风不断改进,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全区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四年,是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四年,是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的四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富裕的四年,也是和谐城区建设全面推进的四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及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为黄石港区改革发展稳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各条战线的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人民解放军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黄石港区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和谐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展望未来五年,我们既面临着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更面临着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从机遇看,全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部崛起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优越的外部条件;近些年,区委、区政府坚持不懈抓三件大事,一批较大项目建成投产,特别是江北工业园区、新港工业小区、磁湖北岸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区七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全区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从挑战看,发展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心城区地位与城区经济功能不符,影响了经济发展;部分人员对全区经济发展现状认识不清,抓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难、看病贵、住房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发展、和谐两大主题,大力实施三产立区、工业兴区、特色强区三大战略,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制造业,优化提升城区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把黄石港区建设成为现代商贸中心区、现代制造业成长区、环境优美宜居区、文明殷实和谐区。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是:

城区实力进一步增强。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走在全市各城区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城区魅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6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综合排放达标率90%以上,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扎实有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城区活力进一步激发。城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年增长10%;城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新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构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新步伐。

全面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突出重点,认真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三产立区,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突破性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区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建设鄂东长江大桥、拆除后河堤、改造延安路的机遇,调整完善区域性规划方案,建设立足黄石、辐射鄂东南的多功能大市场,将“两桥”段建成集货运枢纽、物流配送、货物仓储、运转中心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基地。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实现经营业态多样化和营销手段现代化。实施一轴、一橡片的搬迁改造,分别在胜阳港、黄石港地段各规划建设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完成工人文化宫、工人电影院的改造扩建,推进颐阳路——湖滨大道——芜湖路——黄石大道区域旧城改造,构建以“三横五纵”为骨架的中心商贸区。按照“一条街、一个市场、一类商品”模式,规范建设劳动路品牌服装、武汉路电子商品、芜湖路休闲娱乐、延安路纺织制品等八条特色街;引进国内外名店、名牌、名商入驻特色街,提高规模档次,增强聚集效应。大力扶持兴办各类社区服务业,形成社区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巩固壮大金融、证券、保险业,着力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培植文化体育等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红旗桥、胜阳港为中心,建设四栋商务楼宇,吸引省内外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进驻我区;依托我市资源、产业优势,引导市内外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进驻我区,培植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放大我区商贸中心功能,形成更强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稳步发展旅游业。挖掘、保护、利用好磁湖古镇遗产,提高我区知名度。加快长江外滩、环磁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凤凰山森林公园,实施磁湖东北片景观改造,努力将长江外滩——青山湖——凤凰山——磁湖风景区建成休闲旅游线路。

(二)坚持工业兴区,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制造业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发展现代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质量。积极发展园区经济。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快江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科学布局工业项目,按每亩不低于100万元的投资强度,引进高效益、低污染、多税收的项目,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把江北管理区建设成年产值过10亿元、税收过亿元的现代制造业精品园区。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发挥品牌带动作用,推进特色强区战略,扶持珍珠果米酒、黄石港饼、上山虎下马威药贴等现有品牌做大做强,培育卫材、飞云等4-6家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企业,争创1-2个中国名牌、3-4个湖北名牌、20个以上黄石知名商标,实现工业经济增长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积极发展集群经济。认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集聚,做大做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功能区。支持珍珠果饮品公司实施二期工程,创建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扶持华亿塑胶、凯德塑业、畅达塑管等企业发展,努力形成塑料制品加工群。五年内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0户,年销售过千万元的支柱企业20户,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中小企业30户,形成一批在同行业有影响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引导一棉、康达等企业循环利用水、汽等废弃物,延长拓宽生产技术链和产业链,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各类污染,构建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三)坚持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继续按照企业改革“三转”要求,稳步推进一橡、宏扬、正隆等企业破产,全面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任务。加强改制企业资产监管,保证职工安置到位。认真做好改制企业“回头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激发业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引导改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采取宣传教育、因势利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市民投资创业,激活民间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完善奖励政策,重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纳税大户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挂牌保护,保证企业“无干扰”生产经营。采取“零收费”措施,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努力将创“零发案”社区活动推广到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工地和重点企业。广泛开展“建信用黄石港区,做诚信黄石港人”活动,塑造信用政府,建设诚信企业,培养守信公民。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走向招商引资前台。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调企业落实招商项目,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武汉城市圈”的交流合作,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产业转移。建设宏升鞋业出口基地,完善外贸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积极为华新、一橡等重点出口企业的生产和出口提供优质服务。到2010年,建成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3-5家,出口贸易1亿美元。

(四)坚持多策并举,在狠抓财源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牢固树立“财源”是城区生命线的理念,积极构建具有黄石港区特色的财源建设新格局。突破性发展服务业,着力发展主体财源。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税收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70%,所提供的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65%。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巩固壮大骨干财源。加大政策扶持、协调服务力度,抓好税源重点企业技改项目,鼓励一棉、飞云、自来水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巩固骨干财源。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培植后劲财源。建立完善项目库,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后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要突破70亿元,新建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10个,培植年上交税收过1000万的企业6家、过2000万的企业3家、过5000万的企业1家。发挥街道社区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梯级财源。完善区、街道、管理区财政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街道、管理区抓经济的积极性,推动发展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大力发展群体财源,今后五年,力争每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00个以上、工商企业200家以上。

与此同时,要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制度。逐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提高财政对公共支出的保障程度。牢固树立勤俭过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严格预算管理,确保收支平衡。

(五)坚持建管并重,在提升城区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城区区域性和片区建设详细规划,制订旧城改造、住宅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旧城改造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明确区、街职责,调动各方积极性。按照整体规划、成片开发、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建设磁湖北岸中段中高档生态示范小区,加快市建村、胜阳港片改造步伐,适时启动人民街、一橡、地质里、谭家桥、大众乐园片旧城改造,积极推进江北管理区住宅区改造,每年开工2个10万平方米以上旧城改造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黄石大道北延段,实施延安路、湖滨西路等主干道改造、“刷黑”工程,修复破损路面5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15条,基本实现辖区无破损路面、无污水横流。配合完成青山湖污水截流及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加快老城区下水管网改造步伐,实现青山湖污水截流管网连通。配合搬迁沿江货运码头,建设新的水运中心,规划建设滨江公园。加快亮化、绿化进程,到2010年,城区背街小巷亮化率达到97%,新增绿化面积15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1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积极推进城建城管工作创新。进一步深化城维体制改革,逐步将城维公司建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主体。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稳步放开环卫市场,通过拍卖租赁权、经营权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吸收社会资金,拓宽城市建设管理融资渠道。推广城区垃圾分类收集,提倡循环利用废旧物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袋装率达50%。加强小区建设,推广物业管理,五年间,辖区物业管理托管率达60%,新创1个国家级、10个省级优秀住宅小区。加大拆除违章建筑力度,清理占道经营,强化主次干道立面整治,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六)坚持全面发展,在推进社会事业进步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社区为重点,以家庭为单位,大力实施全民学习工程,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区。深化拓展“社区邻里节”、“读书节”等主题活动,深入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深化“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市民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科普工作。五年内,培植5家产值过亿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开发50个达到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新产品,转化推广25项科技成果,引进50位科技人才,扶持25个科技项目,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形成风格、争创一流,努力在动态均衡中推进基础教育整体发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研工作,五年内,新立10项国家、省级教研课题,中小学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总数达到3%以上。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城区。加快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创建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筹建黄石港区文化体育中心,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文化网络,开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谐文化,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提高民兵预备役建设质量和水平。继续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三防”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认真抓好统计、审计、动检、保密、档案及残联和妇幼保健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和修志工作。

(七)坚持以人为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动员社会资金,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规范化水平,到2010年,全区38个社区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达标率100%。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组织管理体系,推进居务公开,强化社区自治,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小额贷款、灵活就业等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拓宽就业渠道,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五年内,培训劳动力3000人,新增就业3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万人,实现无“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加大劳动法监察力度,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解决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加强老年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建设10所居家经济型老年福利院、5家街道养老机构、38个养老服务站,筹建10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兴建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老年公寓,争创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认真落实城低保政策,加强城低保管理,提高保障水平;筹建区级救助储备中心、区级慈善会,形成融大病救助、社会援助、最低生活保障于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抓好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渠道,广泛了解社情民意。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回访制度,健全及时排查、教育疏导、信访听证、调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妥善解决企业改制、旧城改造、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深入推进“平安黄石港区”创建活动。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法律素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机制,广泛开展和谐楼栋、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再创160个平安单位、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学校;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对重点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检查和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坚持依法行政,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为基层、为群众多办实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工作制度,正确行使行政权力。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水平,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畅通监督渠道,提高行政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为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行咨询、论证、听证制度,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项目建设、抓经济发展、抓改善人民生活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干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不懈地加强政府廉政建设。

三、200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认真实施区七次党代会制定的战略部署,全面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新增就业岗位8500个,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切实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推动作用,不断强化招商引资跟踪服务机制,继续采取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工作专班、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条龙服务、一抓到底、一套过硬的奖惩办法,从项目筹划到建成投产全程跟踪服务。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完善出台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督办和检查。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法,结合工业园区建设、磁湖北岸开发、企业改制和旧城改造,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定向招商、信息招商,组织参加省市各种招商引资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努力提高洽谈项目签约率、签约项目开工率和开工项目到资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

(二)认真实施服务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启动“一个中心商贸区、二个标志性购物中心、四幢总部经济楼、八条特色街”的“一二四八”的市场建设工程,全力抓好标志性购物中心的建设,为全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配合工人文化宫、工人电影院的改造扩建,加大商务楼宇建设力度,便利各类企业总部进驻我区;动员各方面力量,抓好特色街的规范、发展,进一步形成特色、发展特色、体现特色。盘活正隆大厦、金龙商厦存量资产,建设港北农庄二期工程。配合市政府加快长江外滩、磁湖等旅游资源开发,启动磁湖东北片治理和凤凰山风景区建设项目。

(三)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完成江北管理区省级工业园区的报批工作,积极争取开行2000万元贷款落实到位,加快园区主次干道、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启动商贸网点、休闲娱乐等公共设施项目,完成农场职工住宅区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引进邦仕德等3家投资过5000万的工业项目。完善新港工业小区开发建设有关手续,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实现长江换热器、网安科技、宏升贸易等入驻企业年底竣工投产(营业)。支持一棉、康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支持兴元印染整体搬迁,鼓励天信公司兴建服装加工创业园,逐步形成纺织、服装加工一条龙。支持珍珠果、网安科技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协调奇灵药业进驻新港工业小区,支持飞云抗肿瘤药扩建项目,鼓励卫材药业开发生产巴布剂新药,帮助吉雄药业债务回购,盘活企业资产存量。

(四)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完成金野集团、三橡、一橡等企业的改制收尾工作,搞好宏扬公司、正隆商厦、市政公司、黄建安装公司等企业的二次改革,全面完成企业改制任务。加强对上协调,对下服务,解决好改制企业职工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妥善安置职工。加强对改制企业的依法监管,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改制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城建城管工作。继续抓好磁湖北岸的拆迁收尾工作,确保还建楼年底前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协调市政府启动磁湖北岸中段中高档生态示范小区建设项目,跟踪服务佳美星城、胜阳港、市建村片等一批在建房地产项目,启动王家里、一橡片旧城改造项目,实现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的旧城改造项目3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5个。继续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完善市容环境卫生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城区管理水平。做好市政重点工程、旧城改造征地拆迁保障工作,保证湖滨路、延安路改造和磁湖北岸中段滩头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完成15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加强对磁湖、青山湖水体污染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强创建工作的督办、检查,巩固创建工作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区科技创业中心的搬迁,引导有发展前途的研发中心迁至电能集团总部经济楼。筹建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一至两条高标准科普长廊。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十四中南区、十八中、老虎头小学、江北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抓好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开展艾滋病、禽流感、血吸虫病等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增强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抓好惠民医院的协调指导工作。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繁荣文化生活。做好修志工作,年底完成送审稿。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突出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促进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管理。贯彻《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防疫工作力度,确保辖区安全渡汛,森林资源和动物食品安全。加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民防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七)切实抓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帮助“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就业型经济发展,全年新增就业500人以上企业1家,300人以上企业3家。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完善规范市场化、货币化多途径安置退役士兵的办法,抓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城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力度,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年新增养老扩面2000人,失业保险扩面1000人,帮助困难企业解决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加强城低保工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逐步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关心残疾人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

(八)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从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入手,建立信访工作绿色渠道,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稳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巩固和完善社会稳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探索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新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推进“平安黄石港区”建设,促进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建立安全生产检查督办机制,整治安全生产隐患,防止重特大火灾及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未来,伟业催人奋进。全面推进现代商贸中心区、现代制造业成长区、环境优美宜居区、文明殷实和谐区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人民寄予我们的重托。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积极抢抓难得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为全面完成区七次党代会和本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我区建设成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