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黄石港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8日)
发布时间:2024-01-05 来源:区政府办

相关解读:图解丨黄石港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1228日在黄石港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克服预期转弱、消费收缩等不利因素,围绕“一带两园三圈”[1]发展布局,锚定“加快建设临空高端商务区”目标,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94亿元,同比增长7%;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09.59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3.12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4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亿元。服务业发展质量评估连续3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改革创新持续赋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等3项改革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等12项深化改革项目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试点非警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经验被法制日报头版刊发。十四中教联体被评为省级教联体试点。医保“门诊共济”改革[2]平稳落地。助力黄石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投入1.9亿元实施金福园等1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9000余户,华新枫叶山小区改造项目列为全省政协现场会观摩点。投资约6亿元改造提升黄冈路、南京路等8个商业街区,交通路步行街华丽亮相,胜阳港商圈化蛹成蝶。众鑫运动公园、青山湖智慧体育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打卡地。获“全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省级荣誉3项。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三保”及民生支出占比达87.2%,创历史新高。平安建设不断深入,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市、区共17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解决431户新市民、青年人、公服人员住房问题,新增学位1400个,新建和规范提升社区幸福食堂7个、爱心驿站19个。“政务服务”“电梯加装”“钟楼烟火”等工作被央视关注。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展后劲加速集聚。招商引资承压前行。出台《黄石港区楼宇和工业招商政策(试行)》,组织开展6期招商“集训营”,成功举办2023年黄石(武汉都市圈)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黄石楚商家乡行黄石港分会场活动。全年外出招商、邀商考察148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35.08亿元。成功引进临空食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盘活闲置楼宇近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近2万平方米。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健全项目攻坚机制,常态化开展月度、季度拉练对抗活动。积极对上“三争”,争取政策28项、项目8项、资金8.21亿元。黄石中央文化区项目获批2023年度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3]重点示范项目,胜阳港商圈改造升级等3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清单。全年新开工项目45个、在库项目48个、存量投资超50亿元。园区平台加快建设。谋划建设空港科创产业园,省交投、禄马科技、微品致远等企业已签约入驻临空商务产业园,广州蔓嘉服装等项目拟入驻空港智造产业园。智能输送装备产业园总产值达2.2亿元,湖北鄂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总产值达2.5亿元、获评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称号。政府投资平台资产规模达40亿元,与市国资公司实现并表,投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升级打造消费中心,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全年举办年货节、美食节等消费活动33场,“三大商圈”客流量同比平均增长8.25%,带动消费近2.5亿元。组织163家餐饮住宿企业、14家限上企业、22家门店参与爱心消费券、家电消费券活动,带动餐饮、住宿、家电消费额同比增长4160万元。交通路步行街改造升级后楼宇使用率提升至90%,摩尔城街区成功创建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华新1907文化公园等特色项目带动文旅产业复苏发展。数字经济扬帆起航。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联合湖北师范大学打造数字经济研究院。建成黄石市数字经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线上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当年吸引市场主体317户注册。依托环湖科创园、临空商务产业园构建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达1500余家。在全市率先启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数字化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临空元素加速汇聚。空港数字物流产业园新增物流企业4家、总量达93家,交通运输板块营收增幅超40%,配套机场“双枢纽”物流服务功能持续增强。以富丽酒店为代表的酒店行业、尚膳居为代表的餐饮行业提档升级,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68.73%、18.47%。全年培育“银种子[4]”企业7家、新增“四板[5]”挂牌企业5家。净增规上限上企业64家,“四上”企业[6]总量达399家。

(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有效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步伐加快,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2家、科创“新物种”企业3家,发明专利同比增长41.67%。深入推动产学研用融合,新增实习实践基地8个,兴达网络科技等6家企业与湖北师范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融圈入群加快步伐。区口岸办挂牌成立,带动瑞鸿商贸、美峰化学等外贸企业产值增长超20%。大泉路、省道S203等对接花湖机场快速路网建设提速,沿江大道、燕花路建成完工。兴港大道东延等6个园区共建项目加速推进,江北工业园区与浠水县“一江两岸、一区三园”跨江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联动鄂城区、浠水县建立跨界河湖治理“四联”机制,和鄂城区率先开展跨市城市管理深度合作,对口帮扶蕲春县乡村振兴就业合作项目获省级优秀就业服务项目奖,103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武鄂黄黄四市自助终端“自助办”,跨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承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减免缓各项税费6.64亿元,帮助市场主体融资31亿元。实施“壮苗育苗”行动,新增市场主体4998户,总量达5.8万户,同比净增长3.47%。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比例达94%,承接“市区同权[7]”改革事项56项,55个高频事项下沉街道、社区办理,24小时自助服务“不打烊”,群众办事体验更加高效便捷。

(四)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建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累计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4部,占全市总量的76%、全省10%,电梯加装“五步工作法”获省委肯定。延安路拓宽工程高标准完成,枫叶山路、朝阳路、花湖大道延伸段等城市“瓶颈路”“断头路”实现通车。新建雨污管网12.5公里,改造二次供水泵房20座、老旧供水管网5公里。改造背街小巷8条,新增口袋公园3个、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点位3个。建设青山湖等5个完整社区,新建改造提档2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4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力抓好武汉路、万达片区“停车惠民”综合整治,全年新增停车泊位3591个。拆除违法建筑218处、2万平方米。严格落实“路长制”“街长制”,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垃圾清运率、无害化焚烧处理率均达100%。数字城管处置办件4.2万件,办结率99.35%。277个小区基本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抓好“一江两港三湖”生态治理,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105个,完成花马港流域整治工程,改造148处雨污混接错接点位。磁湖水质持续保持稳定,青山湖、青港湖水质不断改善,长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落实林长制,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在全省率先拔除疫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1.5%。黄石港街道获评省级生态街道,海观山等4个社区获评省级生态社区,蓝天、碧水、净土成为常态。

(五)精心办好民生实事,群众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保障有力兜底。新增就业6195人,扶持创业13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社保扩面新增1627人,覆盖面达97.57%。全面提升救助保障水平,筹集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638万元。从严监管医保基金运行,追回违规基金34.55万元。常态化落实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全区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花湖小学、武黄路小学改扩建工程竣工投用。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与市二医院、市中心医院共建城市医联体,千人床位数达18张。持证社工占比达31.9%,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磁湖文化节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0余场,完成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D比赛、2023黄石磁湖半程马拉松等19个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保障任务,公共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统筹抓好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解决了仁智山水等5处交楼办证问题,化解信访积案50件。持续抓好金融风险排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32个省、市、区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全部销号。物价保持平稳,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初评。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增强。森林防火、地质灾害、城镇燃气、防溺水等领域未发生伤亡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六)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强化。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发扬“四下基层[8]”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围绕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基层治理等制约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展课题调研。全力配合做好省委第十一巡视组的政治巡视,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政府党组工作规则等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法治区工作迈上新台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办结代表建议、委员提案201件,办理12345热线工单8000余件。作风建设从严从实。持续深化“两破一突[9]”,树牢实绩实效导向,把破除城区“四老[10]”之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重难点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能力试金石。历时3个月完成天园片区603户私房、232户公房腾迁签约,20天完成延安路改造提升涉及的74户、3864平方米征收任务。全区干部秉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气魄和争先创优的劲头,奋战在推项目、促发展、保民生的一线,不断刷新“黄石港速度”。

此同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侨务、审计、统计、档案、保密等工作也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千锤百炼,方得精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用辛劳、汗水和拼搏干出来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黄石港区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重大项目支撑仍然不足,招商引资破局艰难,产业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还存在薄弱环节,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充分;营商环境仍有短板弱项,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重点工作机制仍需不断创新,“两破一突”还需深化。对此,我们不回避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贴近群众的需求。

二、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区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建设临空高端商务区的积势蓄能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两破一突”行动,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强化招引、攻坚项目、稳定增长、促进发展,以“五区[11]”建设为引领,奋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加快建设临空高端商务区,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展现黄石港担当。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合理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确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保持定力、接续奋斗,纲举目张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一)更大力度抓好扩投资活消费稳主体,以良性循环筑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底盘

多措并举扩投资。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强化“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季度一考评”,全力推进储备实施的118个项目,确保实现投资额增长10%的目标。强化土地、环境容量、金融等支持保障,确保32个拟开工项目应开尽开、28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力争中央省级政策资金支持的项目数量15个以上,投资总量超50亿元。推进区属平台公司改革,在城市运营、城建地产、供应链、产业园区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融资投资和运营管理能力。

综合施策促消费。抓住节假日等消费热点,聚焦汽车、家居、餐饮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系列节会活动27场以上,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做好商品房预售管理,确保上港路、地质里、延安岭以及建发和玺二期、东方装饰城五期等地块地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依托成熟优质的餐饮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烟火气的特色餐饮集聚区。注重新建商业街区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新兴消费,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家以上。

千方百计稳主体。坚持本土企业、招商企业一视同仁,紧盯制度性交易、投资、税费等重点内容,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学调整政策组合,依托“政策计算器[12]”“惠企政策窗口”,线上线下联动保障惠企政策落实落地。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加快引育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力争新增“四板”企业3家、“银种子”企业3家,“金种子[13]”企业破零。确保“四上”企业总量达475家,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5%以上,总量突破6万户。

(二)更大力度抓好空间优化,以“一带两园三圈”布局承载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打造业态多元服务高端的临空经济发展带。围绕迎宾大道全力发展临空服务业,加快布局智慧供应链、高端商务、人力资源等临空产业,建设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在黄石大道北延,重点开发油脂公司、锦绣纺织片,谋划临空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盘活闲置厂房打造专业从事食品仓储、分拣、加工、配送业务的大型冷链物流配送加工中心。在迎宾大道北侧,重点推进方家墩中央商务区项目,规划建设会展中心、商业广场、商业住宅、写字楼和高端商务酒店。

建设产业集中功能完善的“两大园区”。进一步开发建设大泉路片区和江北工业园区。在大泉路片区,加快建设空港科创产业园,引导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在江北工业园区,提档升级空港智造产业园,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精密与核心零部件等装备智造企业,力争工业投资增长6%以上、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35家。加大对批而未供土地、闲置低效土地和厂房的消化处置力度,盘活1.1万平方米闲置厂房、100亩低效土地,招满2.4万平方米的新建厂房。

做强消费提档产城融合的“三大商圈”。持续提档升级胜阳港、华新、万达商圈,打造鄂东消费中心引领区。在胜阳港商圈,围绕交通路沿线,谋划建设美尔雅服装小镇,升级贸易大楼、华冲、金虹等传统商贸综合体,引入新业态,打造体验式商业聚集区;围绕沿江大道沿线,立足游轮港外贸码头,打造餐饮休闲消费聚集区。在华新商圈,重点推进新青年半岛综合体、湖北美术学院创新示范基地等项目,打造复合型特色文创夜娱地标。在万达商圈,重点建设花山路特色美食街、人民街夜经济消费街区等项目,打造沉浸式本地美食社交空间。

构建“链式链条+临空经济”的招商格局。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额达14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达70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突破。围绕全市“链主”企业,精准招引补短板型企业、上下游企业、关联性服务企业。围绕航空物流、商贸服务、智能制造等临空产业,招引一批基地型、总部型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入驻临空商务产业园和空港智造产业园。围绕交通路、华新街等新建商业街区,力争引进品牌首店20家以上、旗舰店10家以上,为商圈发展造势。围绕义乌商贸城等闲置楼宇盘活,加快招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孵化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支持中乾融、文鑫天成建设高端商务酒店和商业综合体,带动空港商务配套升级。

(三)更大力度抓好产业调优提质,以服务业发展优势积蓄区域发展胜势

培育科技服务业。依托湖北师范大学产教融合中心和环湖大学科创园等创新资源,赋能传统制造业,支持天华智能、科嘉电子等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攻关,推进超可隆环保墙板等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创体制机制,力争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0项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家以上,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不少于45家、产业增加值不低于7亿元。

壮大现代物流业。强化九州物流、联海冷链等龙头物流企业引领作用,瞄准冷链物流、物流综合服务等细分领域,做强做精优质网络货运平台及供应链企业,吸引1-2家国内龙头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结算中心。支持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提升高端商务业。以万达等商务楼宇、临空商务等产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发展金融保险服务,积极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做优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引进高端中介服务机构,深耕会计、审计、法律、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评估、信用等潜力行业,打造高端商务服务业集聚区。

做强人力资源业。以湖北鄂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纳杰人力资源产业园为龙头,统筹推进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和引才送工产业化建设,深耕招聘服务、劳务派遣、技能培训等传统业态,培育猎头服务、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新兴业态。力争行业产值突破5亿元,服务企业达3000家。

繁荣商贸文旅业。促进传统商贸业创新扩容、转型升级,推动交通路步行街创建省级示范步行街,华新街、万达金街、花山路打造市级以上特色街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大众山·青山湾都市休闲公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修缮保护卸矿机遗址,支持华新旧址创建4A级景区,青港湖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使用。

发展新兴服务业。聚焦“互联网+服务业”,发挥好黄石市经济数字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招商引流作用,加大招引数字经济、跨境电商、总部平台等企业力度。用好区口岸办服务功能,联动东楚跨境电商公司,谋划推动跨境电商展示店等项目落地。

(四)更大力度抓好城市更新升级,以品质提升引领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启动花湖大道、师院路等5条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推进黄石大道片等3个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完成2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3个口袋公园,打造3“花好月圆”“席地而坐”[14]示范点。拆除违建1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500个,完成市定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任务。实施安全韧性工程,加快推进城镇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黄石大道623号危房改造,完成明珠花园5号楼等9D级危房整治。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打造天方等4个完整社区,围绕天园完整社区功能提档升级,启动天园片区改善型住房建设,强化片区经济文化休闲场景建设,打造城市更新样板区。

做活城市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平台公司参与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和商圈改造、城市运营和社区物业服务。探索共同缔造街区共治模式,引入市场化机构提供商业运营和物业管理服务,组建商圈自治联盟共同参与街区管理维护。探索建立区级城市运营平台,统一管理旧改新增的停车位、充电桩、广告位等经营性资产,推动城市建设投入和产出良性循环。

完善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停车惠民”、红色物业全覆盖,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建筑工地、市容环境等整治行动,高质量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深化主题教育和“一下三民[15]”实践活动,全面推广“全科社工”等品牌建设,完成1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10个服务驿站建设,争创全省基层治理创新试验区。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和共建共享。健全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司法所、智慧矫正中心、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工作。以“情指行”一体化[16]为引领,高密度布局“雪亮工程”,高标准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

(五)更大力度抓好民生事业改善,以干部实干指数增强群众幸福指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升“零工驿站[17]”服务功能,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扶持创业750人以上,带动就业1600人。落实租售并举的房地产模式,解决好公共服务人员住房问题,筹集分配3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全面实施参保扩面提质行动,力争全区社保参保覆盖率超97.6%,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启动锁前公益性公墓改扩建项目。加强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推动妇联、残联、工会、共青团、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推进教联体扩优提质,确保全区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和公办园学位,确保楠竹林小学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十四中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完成新中考任务,提升“双减”课后服务质效,提高区域整体办学质量。实施“护学路”建设,抓好平安校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季节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支持公办园参与办托,建设1所区级公办示范托育中心、各街道有1所普惠性托幼机构。

巩固公卫文体建设。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着力解决“323”攻坚行动[18]相关健康问题。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创建医联体示范点。完成胜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提档升级项目,推进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湖北省健康促进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养老配套设施,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5家,新增养老护理床位650张,完成适老化改造50户。建设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补短板项目2个,承办保障文化惠民活动和体育赛事24场以上,加快构建美好生活引领区。

(六)更大力度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守牢流域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做实“河湖长制”,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推进策湖大堤加固和青港湖、青山湖234号湖水质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磁湖、新闸港、锁前港水域生态治理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抓实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落实“双碳”战略,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重点加强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道路扬尘治理,加强噪音污染防控。扎实推进“林长制”,做好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

守牢经济安全底线。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规范化市场化经营管理,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督管理,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使用政府债券资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序推进各行业金融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真实摸清经济家底,找准工作重点,理清短板弱项。稳妥化解“保交楼”、涉房办证、拆迁还建问题,保障涉房群众合法权益。

守牢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燃气、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较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与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行动,持续化解义乌商贸城等3个突出问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民生案件破案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石港。

(七)更大力度抓好政府效能建设,以高质高效推动工作落实

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坚决筑牢忠诚之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后续工作,做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推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和共同缔造见实见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全区工作放在大局全局中谋划推进,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决扛起兴区之责。牢固树立“发展为要、招商为先、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系统观念和谋划意识,瞄准上级政策资金投向、临空现代服务业招引方向,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想发展、议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上来,务实推进一批重大事项、重点工程、重大平台落地,以一域之光为全市添彩。

把强法治作为第一保障,坚决夯实治理之基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巡视、监察、司法、审计、统计、社会和舆论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优化政府服务。

把重实干作为第一导向,坚决力行成事之道。树立“能力席位”意识,坚持守正创新,坚决破除空间制约论、要素瓶颈论,不找借口、敢闯敢试,用改革的、创新的、市场的办法突围突破。创新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干部内生动力,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办好民生实事,干出群众认可的好口碑。

把守廉洁作为第一防线,坚决恪守为政之本。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优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坚持节用裕民,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换来市场主体稳日子、人民群众好日子。

各位代表!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勇往直前的闯劲、笃定实干的拼劲、百战不怠的韧劲,汇聚高标准建设临空高端商务区的磅礴力量,为再创港区辉煌、再现港区荣光不懈奋斗,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黄石港力量!


附件

[1] 一带两园三圈:一带指迎宾大道和黄石大道北延的临空服务产业带,两园指空港科创产业园和空港智造产业园,三圈指胜阳港、华新、万达三大商圈。

[2]“门诊共济”改革:将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通过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3] 五个一百:推进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扶持100家服务业重点企业;打造100个服务业重点品牌;培养100名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创建100个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4] 银种子:原则上应在“新三板”或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在2000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净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5] 四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

[6] 四上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资质等级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7] 市区同权:将市级实施的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综合运用直接下放,下放实质性审核权、服务窗口前移和自助(移动)端服务,赋予区级实施。

[8] 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9] 两破一突:思想破冰、项目破局、发展突围。

[10] 四老:老城区、啃老本、老问题、老面貌

[11] 五区:武汉都市圈核心区、全域临空先行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城市更新样板区和美好生活引领区。

[12] 政策计算器:利用大数据、AI技术,创新推出新一代智能政策服务大脑,解决企业找不到政策、看不懂政策、错过申报等诸多难题,实现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一键直达。

[13] 金种子: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属战略新兴产业,有知名投资机构投资且投后估值不低于10亿元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14]花好月圆”“席地而坐进一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为市民营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美好环境。通过硬件提升、维护管养精细化,创建供市民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带动城区环境全面提升。

[15] 一下三民: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16]“情指行”一体化:情报感知迅捷灵敏、风险防控精准主动、合成处置高效规范、行动力量专门专业的“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

[17] 零工驿站:集就业信息推介、现场招聘、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18]323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首页 | 网站声明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黄石港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政府磁湖路180#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07号 网站标识码:4202020002 鄂ICP备16019304号